導讀:人們一直想弄明白是什么使得人類和其他動物相比如此獨特。最新的科學理論指出,這三個主要特征使得人類脫穎而出。 ——
多年來,人們一直想弄明白是什么使得人類和其他動物相比如此獨特。最新的科學理論指出,有三個主要特征使得人類脫離了其他動物:
然而, 在 Current Anthropology 雜志上,Dr. Pat Shipman 提出了人類的第四個獨有特質。
Shipman 援引了人類學習和認識動物的漫長歷史來闡明這種特質,并將這一傾向稱為“動物聯系(Animal Connection)”。她認為,這種關系不僅使之前發現的三種人類特質融合到一起的因素,還在人類過去的260萬年中發揮重大作用。
毋容置疑,人類和動物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在美國,我們每年要為寵物花費412億美元。在澳大利亞,超過60%的家庭擁有動物。在日本,狗比12歲以下的孩子還多。還有報道稱,在部落社會里存在著女性直接哺乳年幼動物。人類和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幾乎遍布各個文化中,而在其他物種間這種關系還是極其罕見的。
除了人類之外的物種,極少科學家觀察到被稱為“跨物種替代父母”的行為,即某一物種的幼崽被其他物種收養的現象。大多數報道的這類形式的撫養行為,也都有人類在其中摻和;雖然跨物種的替代父母的行為在野外很少出現,但是也觀察到過一些,比如一只雌性卷尾猴撫養了一只狨猴幼崽(#狼孩不算咩?狗媽媽收養小貓咪也是有的……)。
Shipman 認為,在大約260萬年前,人類發明和使用石器工具幫助他們能夠成功捕獲和搬運大個子的動物,這使得人類成為捕獵者中的翹楚。最終人類變得和動物更加和諧,出于兩個原因:他們越了解他們的獵物,他們的狩獵就越高效,而且更容易逃避和超越其他狩獵者。于是,“動物聯系”開始了;因為可以提高生存,解剖研究動物及其行為成為了非常有用的工作。
動物聯系還明確證明了人類的另一種都有特質:象征性行為,尤其是藝術。動物是史前藝術的主要內容。在早期繪畫中可以認出一些特別具體的細節,包括動物的顏色、特定的行為以及不同性別間的形態差異。
那些被認為是早期人類的重要主題,比如風景、居處、天氣和水源等,卻在史前藝術中不見蹤影。早期的人類不僅僅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動物,還看見了描繪動物形象的價值,并且交流關于動物的信息。
最后,Shipman 指出,人們通過馴化動物把它們作為“活的工具”。有證據顯示,狗是第一個被馴化的非食用動物。在早期社會,動物負責各種任務,例如搬運重物,提供服裝原料(如羊毛),制造肥料,保護人類,狩獵以及貨物運輸等。通過積累的知識和對動物的了解,人類能夠將其他物種變成“活的工具”以提高自身的適應性。
根據作者的話,學習制作和使用工具、從事象征性行為和馴化其他物種這三種人類獨有的品質,每一個都闡明了通過對動物的深入了解授予了人類適應環境的優勢。
當然,文章并不是沒有缺點。Shipman 在動物和人類的區別時將二者至于兩個極端,而不是將它們放在一個變化的范圍上。舉個例子,黑猩猩可以極度熟練地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某種螞蟻會種植菌類;可 Shipman 卻將人類的能力和其他動物嚴格分開,而沒有花時間充分解釋它。
同樣地,雖然 Shipman也承認馴化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她卻未能完全具體地解釋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馴化是人類獨有的“動物聯系”的結果,因為馴化是相互作用的,它也會使動物形成一些涉及和了解人類的先天能力。比如狗,精通和人類交往(狗狗做錯事會內疚嗎),而且這個能力確實提高了他們的適應性并影響到了它們的進化。然而,這些推論卻未在文中討論。
但不論這些問題,這篇文章中的證據也是頗值得信服的,有力地指出了人類了解動物的偏愛和能力對于我們進化的重大啟示。這四個特質是否確實是人類獨有的還有待研究,但是“動物聯系”為研究人類和動物間漫長、親密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新奇有趣的角度。
心理學故事包含很多經典的心理學相關的有趣故事,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通過描述使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確的理論以及作為心理學主要的構成部分的心理治療的方法和功效,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閱讀心理學故事可以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
網站地圖 | 繁體字網 -- 為探究古典文化架橋,為弘揚中華文明助力!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8 www.ltnnw.tw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2079432號 聯系我們: